來源: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:2021-12-10 09:53:36
訪高河能源副總經理郭李剛
精益思想指導下的 “算賬”文化是提高企業競爭力,從“生存線”邁進“發展線”的重要抓手。高河能源作為集團推行內部合伙人機制和班組核算的試點單位,進展如何,成效怎樣?帶著這些疑問,記者對高河能源副總經理郭李剛進行了專訪。
記者:請問高河能源是如何構建“算賬”文化體系的,推行內部合伙人機制有何成效?
郭李剛:今年以來,高河能源以“目標、問題、效益”為導向,以“一冊、一圖、一表”為載體,將衡量企業發展的各項指標納入 “算賬”范疇,從“安全管理、高效生產、經濟效益、和諧穩定、員工幸?!蔽鍌€維度,盤清賬,增效益,使“算賬”文化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。
推行內部合伙人機制后,一改以前的重工作量不重質量,重產出不計投入的純生產者的傳統模式。實施幾個月來,基層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。僅8-11月份,采煤319.06萬噸,超額完成2.6%;掘進進尺9498米,超額完成1%,全員工效達到4.64噸/工,完成考核指標的114.28%;材料回收完成率為101.4%;復用完成率為105.1%。綠色膏體充填開采由原來的5天3刀煤一個循環提升至2天4刀煤,效率提升98.79%,正規循環率達100%。
記者:內部合伙人機制進班組以來,高河能源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?
郭李剛:班組是最基層的價值創造單元和物資消耗單元。通過對班組生產成本進行定、控、算、改,加強對生產環節各要素即“人、機、料、環、管”的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管控,讓員工和企業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,成為深度利益共同體。
具體做法是:“12355”班組核算機制:“1”是堅持一個準則,即“用數據說話、拿效益評判”;“2”是兩個載體,即班組核算日報表和精益“微改善”;“3”是三步走實施步驟,即“試點推行—總結經驗—逐步推廣”;第一個“5”是實行“五種精益合伙激勵模式”,即精益定額計件激勵模式、精益崗位定員激勵模式、精益生產服務+精益崗位定員激勵模式、精益工程核算承包激勵模式、價值深度創新激勵模式。第二個“5”是實現員工收入“五傾斜”,即“向一線傾斜、向效益崗位傾斜、向創新人才傾斜、向高技能人才與首席師隊伍傾斜、向特殊貢獻者傾斜”。
班組內部合伙人機制推廣以來,投入產出和工資掛鉤,班組內部從領、用、退等環節做起,從投入產出比算起,堅持一次做好、只做一次,杜絕了使用不當的浪費、維護不到的損壞、全盤考慮不到的返工,員工的責任心、主人翁意識大大提升。
同時,營造了全員創新創效的濃厚氛圍,促進了創新成果的轉化,為數智化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不竭動力。比如綜采一隊通過優化綜采工藝,改造端頭架尾梁,增加了端頭尾放煤范圍,每日可多出煤80噸,日增效近7.2萬元;充填開采隊設計制作了支架尾梁延伸裝置,實現了充填單循環3刀煤向4刀煤的質變;通風隊設計制作了“風動混凝土攪拌機”,每調制一立方米混凝土,節省人工成本400元;綜采預備隊研發了鏈輪軸組換油裝置,換油時間由原來的40分鐘減少至10分鐘;綜采二隊設計制作了架空索道運料裝置,之前三人替換抬一根單體柱需要約30分鐘,使用該裝置后一個人只需約5分鐘便可將一根單體柱運出。
記者:聽了您的介紹,確實能感受到班組核算帶來的變化很大。那么,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?
郭李剛: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一切工作以效益為中心,篤定“真實、誠實、務實、踏實、落實”工作理念,立足價值,創新創造,盯緊績效考核指標,進一步明確權利和職責,構建“公司引領價值創造、業務部門管理價值創造、基層隊組實現價值創造”的價值創造管理體系,瞄準建設國際一流智能低碳、清潔綠色企業目標,全面開創煤炭主業更精、體制機制更活、內生動力更足、承載功能更強的中外合作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(文/圖 韓健 連雅男)
責任編輯:崔婷婷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